-
【國際代碼】
KIdney
-
【經脈循行】
足少陰腎經起于足小趾之下,斜向足心(涌泉穴),出于舟骨粗隆下,沿內踝后,進入足跟,再上行于腿肚內側,出腘窩內側,向上行股內后緣,通向脊柱,屬于腎,聯絡膀胱。其直行的支脈從腎向上通過肝和橫膈,入肺中,循著喉嚨,上夾舌本;其支脈從肺出來絡心,注入胸中,與手厥陰心包經相交接。有一腧穴通路:行于腹部前正中線旁開0.5寸,胸部前正中線旁開2寸,終止于鎖骨下緣(俞府)。
【附】《靈樞?經脈》:腎足少陰之脈,起于小指之下,邪走足心,出于然谷之下,循內踝之后,別入跟中,以上踹內,出腘內廉,上股內后廉,貫脊屬腎,絡膀胱。其直者,從腎上貫肝膈,入肺中,循喉嚨,夾舌本。其支者,從肺出絡心,注胸中。
-
【主要病候】
臟腑?。哼z尿、小便不利、水腫、泄瀉、月經不調、痛經、遺精、陽痿等;經脈?。憾Q、耳聾、咽喉腫痛、腰脊強痛、腘內廉痛、小腿內側痛、內踝腫痛、足跟痛等。
-
【調理要點】
涌泉用于急救,調理神昏、暈厥;然谷調理婦科和生殖器病變;太溪為補腎要穴;照海調理咽干咽痛、失眠、癲癇;復溜調理汗證;其他小腿部腧穴調理婦科、前陰和局部病證;下腹部腧穴調理婦科、前陰和胃腸病證;上腹部腧穴調理腹脹、泄瀉、便秘等胃腸病證;胸腹部腧穴調理胸、肺疾患。
-
【操作要點】
腹部腧穴孕婦禁刺;右側幽門深部為肝臟,不可深刺;胸部腧穴自步廊至俞府應平刺或斜刺,不可深刺,以免損傷心、肺。
-
【循行圖】
-
【總圖】